> 首页 > 环球

特别报道 温度临沧 | “三茶统筹” 的双江模式



云南省双江县是中国农业部确定的“全国茶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最美茶乡”称号。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是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那么,在“三茶”统筹新背景下,作为云南省省茶产业示范县,双江县在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中如何着力?



一场机制体制上创新的茶产业革命

冰岛村,地处大雪山半山腰,山顶常年积雪,山中云雾缭绕,大叶种古茶树葳蕤崇山峻岭之间。2004年,普洱茶浪潮卷席而来,之后两年,冰岛茶在中国广州茶博会上荣获金奖;一路高歌猛进的冰岛茶,2012年价格超过老班章,成为最贵的山头茶。冰岛,在“普洱江湖”登峰造极,也让勐库大叶种茶盛名远播。

如今,当凝视中国乃至世界茶业版图,勐库大叶种茶原生地——双江,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双江县勐库镇冰岛古茶树  

不破不立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勐库大叶种茶曾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2015年,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0年,双江县被云南省评定为“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县;2021年,在中国茶叶百强县排名中双江县排第20位……不言而喻,在临沧茶区,双江举足轻重。

双江县通过反复调研、论证,认为只有在机制体制上创新,打破职能部门固有条块框架格局,充分挖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深层次内涵,最大化形成发展合力,才是解锁新课题的钥匙。这是“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双江实践,也是一场机制体制上创新的茶产业革命,而“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的落脚点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4月,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成立,5月揭牌,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徐亚和任执行院长。



双江县城北入口大叶种茶标志物

规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挂牌后,完成了《双江县2023-2025年“三茶统筹”发展规划》。《规划》以建设双江民族茶文化特色文化显征系统为重点,打造一域(全县域)、两圈(勐库冰岛茶文化生活圈、双江勐勐沙河茶文化生活圈)、三片区(勐勐千福山、沙河弯展、勐库千红山)茶文化片区;推动双江茶文化“四个一”建设(出版一批宣传双江茶文化的书画作品、建好一个“三茶统筹”展览馆、打造一个“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线上推广平台,创建一个“云南省作家协会双江创作基地”);开展茶文化“五化五进”行动,即,让茶的“初元文化”“遗产文化”“图腾文化”“种源文化”“民族文化”进机关、社区、校园、企业、乡村。

茶产业发展规划中,以培育百亿元茶产业为目标,按照“抓两端、一聚集、四个有”,即:抓茶叶精制和名山头茶规范;引导茶企向园区聚集发展;以群众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地方有形象的要求,在做好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做强产业主体。

茶科技建设规划中,开展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队伍培养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古茶树(园)信息数字化建设,建成一批现代智慧茶园,建立茶园物联网应用基地,提升茶叶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中国双江冰岛茶荟”仓库(摄于2023年11月15日)

高位推动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双江全县上下树立起“一盘棋”的工作理念,以《规划》为引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多的力量、要素和资源聚集起来,高位推动“三茶”统筹工作——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与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落户双江县;

推进“冰岛茶荟•书画双江”项目建设,《茶宫殿——双江普洱茶记》已于2023年9月出版发行,其余出版物正在撰写中;

官方账号“中国双江冰岛茶荟”抖音平台,于2023年8月16日开播;

开展百企千人共同品茶论茶暨首届双江冰岛人才论坛(冰岛夜话)活动和“十大名家”名企茶园认养活动;

凝心聚力,高位推动。在双江县,“三茶”统筹正从理论落到实践。做大做强茶产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一个践行新质生产力的茶科技赛道

2023年8月16日开播,仅半年时间,直播时排名持续保持普洱茶板块前三,2024年6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全国排名第八。


“中国双江冰岛茶荟”昆明运营中心起航仪式

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电商直播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科技行业的一部分,而数字经济已经形成并显现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所以,双江创新提出并注册官方账号“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线上推广平台,以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抓手,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4月,“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号发布。据介绍,从4月发布到8月正式开播,先后制作43期推广引流视频,交付第三方运营时,“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粉丝用户达4万多。

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加强平台运营规范建设,联合双江县茶叶产业科技特派团,组成审评小组,对“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受理的原料和产品进行义务审评,确保直播产品的品质。


“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培训课(第一期)培训现场(摄于2023年11月10日)

平台引领

走进“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间运营中心,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包括运营中心负责人段铭春,也是一个90后。“中国双江冰岛茶荟”直播间团队透出青春洋溢的独有气场。

“直播间运营团队平均年龄28岁。”负责人段铭春介绍,团队成员大多是95后,且都是临沧青年,大家为“推广临沧茶”这个共同目标,回到家乡,聚在一起,共同创业。

“从抖音官方角度来讲,‘中国双江冰岛茶荟’起号速度很快,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在普洱茶领域里实现每晚保持30万元至50万元的销售额。”段铭春认为,这背后最核心的是过硬的产品。直播间里云南消费者购买的占比是35%,云南人懂普洱茶,他们愿意在“中国双江冰岛茶荟”买茶,说明认可直播间的产品品质。

截至2024年7月,“中国双江冰岛茶荟”抖音平台累计完成直播213场次,录播短视频557条,共上架商品200款,帮助茶企完成直播带货4460余万元。其中,开展助农专场2场次,帮助53户农户销售茶叶17吨300余万元。


“中国双江冰岛茶荟”昆明运营中心起航仪式

杠杆效应

“从小黑江峡谷腾起的水汽,升到岔箐遇到仙人山阻拦,化为云雾,滋养着山谷中千亩连片的古茶园。岔箐是一个有着400多户人聚居的山中大寨,以前叫岩羊寨,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重镇,为什么后来会没落?……”主播在讲述“岩羊寨故事”时,冰岛茶荟直播间里岔箐合作社的“岩羊香”又迎来一小波爆单。

双江岔箐腾龙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明龙感慨:“冰岛茶荟直播间帮助推广后,岔箐茶的价格每公斤上涨了25%。这是我从2006年开始做岔箐茶以来,最好的价格。”

“北有冰岛,南有岔箐。”岔箐,在双江山头茶江湖里,异军突起。

“现在茶产业直播,有很多行业乱象。卖9.9元的冰岛、昔归大有人在。”段铭春认为,“中国双江冰岛茶荟”有专家赋能,既保障了品质,也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今年,‘中国双江冰岛茶荟’销售目标是5000万元。”双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某种意义上“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像双江茶产业的一个“晴雨表”,来自直播间消费群体的反馈,间接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思路;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后,带来的必然是加工端标准化的提升;消息市场需求督促企业在产品的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发力,从而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一篇从碎片走向丰满的茶文化文章

1997年,一场罕见的大雪,厚厚的堆积在了整个勐库大雪山上。

待雪融化,半山腰至山顶竹林悉数被冻死,当地村民进山采药时发现,原本密密匝匝的竹林深处,深藏着一大片葳蕤茂盛的野生古茶树。

这一大片野生茶树分布面积达1.27万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

万物有灵。千百年来,一代代双江茶人,都是茶的守护者,他们在敬茶、护茶、爱茶、用茶中创造出的茶文化,成为全球茶人了解茶文化的一扇窗口。

以文为道


茶宫殿—双江普洱茶记

在时间的长河里,茶文化故事的书写与传播,文学创作从未缺席。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一年双江茶山与文学创作的亲密连接,就会想起“美好时光”。

过去一年,双江茶山在文学层面的曝光度前所未有,以雷平阳先生的《茶宫殿》为排头兵的一系列著名作家、诗人的文学作品,让双江茶山走进了一段美好的文学时光,这对于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秋天,在一场以“冰岛的召唤”为名的茶山行活动中,双江县邀请了中国作协副主席、散文家阎晶明,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评论家、中山大学博导谢有顺,江苏作协副主席、《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弦等文坛名家,走进双江、走进茶山,感受这里丰富的茶文化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体验这片山水的神奇之美。

以文为道,以茶铸魂。在文学和茶香的浸润中,双江县这个神奇瑰丽的地方,正越来越多维地向世界展现着自己的文化自信。


双江县勐库大雪山一号古茶树

历久弥新

双江勐库,因茶闻名。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勐库春季货物交易会就呈现万商云集景象。茶叶,从这个输出中心出发,沿着茶马古道一路到拉萨、到腊戍……曾经茶马古道的重镇,如今依然熙来攘往,茶庄林立,茶香弥漫,魅力不减。

在勐库,有一处长约2公里,被修复过的茶马古道。据介绍,这是一段新修复的古道。修复勐库镇的关马箐、夹象沟、茶铺山、大扭松树坡等茶马古道重要地段,是双江县挖掘茶马古道资源和文化,探寻以茶旅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挖掘传承,历久弥新。“茶产业要发展得好,茶文化必须先行。”双江县相关负责人认为,双江茶文化呈现方式碎片化、表达形式偏弱,与双江茶品质匹配不成正比,这也是双江茶文化面临的一对矛盾。

“希望未来进入双江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茶乡之气。”徐亚和在介绍茶文化显征系统建设时说,这是双江茶精气神所在。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致力于茶文化建设,希望通过统筹推进茶旅深度融合,为全球茶人构建回归自然、陶冶性情、康养怡乐的茶生活方式。

在小户赛自然村的古茶园里,拉祜族村民铁扎迫告诉记者:“茶是上天的恩赐,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茶。”

沿着茶的轨迹,不难发现,在双江县,茶叶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全部。拉祜族“丁香茶”、佤族“石板烤茶”、布朗族“糊米香茶”、傣族“竹筒茶”,茶礼、茶俗、茶歌、茶舞、茶膳等,这些代代相传又被不断丰富着的文化元素,让双江茶生活灵动鲜活、历久弥新。


双江县勐库镇冰岛茶农正在采摘冰岛茶

一树一情

全国97%的古茶树在云南,临沧古茶树云南占比52%,双江县古茶树独占鳌头,占比第一。

古茶树和勐库大叶种,都是双江县不可复制和替代的茶文化优势和茶资源优势。为保护好珍贵的古茶树资源,回馈世界茶友对双江古茶树的关注、喜爱与支持,双江推出中国•双江“一叶一树一情”古茶树保护认养项目。项目计划梳理出1万余棵古茶树资源,通过“一叶一树一情”古茶树保护认养项目分批次与认养人共享。认养平台“双江茶荟”于2024年3月对外开放。

来自香港的罗先生是冰岛茶铁杆老粉,今年3月,他通过“双江茶荟”联系“一叶一树一情”古茶树保护认养项目负责人,详细了解后,为父亲挑选了一株位于南迫的古树茶,对2024年春茶采摘权进行认养。

7月26日,罗先生夫妇走进双江县,站在了自己认养的古茶树下。“从收到古茶树的溯源卡、挂牌图片再到成品茶叶这个过程,既放心又感动。”罗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之前一直有一个心愿:在冰岛村拥有一棵属于自己的古茶树,想不到“一叶一树一情”这个项目让自己愿望成真。“拥有一棵专属的古茶树”可能是每个普洱茶爱好者的一种情愫。接下来自己会继续认养古茶树,也会把这个项目分享给更多身边爱茶的朋友。

从传统经济到共享经济,双江县不断寻找古茶树资源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最大化转化的新方向、新版图。


茶马古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