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一起来认识云南这项发现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主管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24日在京揭晓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入选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有哪些考古发现?
又为何能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一起来看↓↓↓
河泊所遗址在哪?
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地处滇池东南岸最肥沃的湖滨冲积平原的河泊所遗址,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研究西南边疆考古及相关历史最重要的考古学遗存。
河泊所遗址是云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石寨山文化(滇文化)的核心分布区,该遗址东北距石寨山古墓群约1公里。通过区域系统调查和考古勘探,确定河泊所遗址是石寨山文化核心区最大的中心聚落,由16个遗址构成的遗址群。
河泊所遗址考古有哪些重要发现?
2014年,启动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工作启动,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考古调查、钻探,结合小规模的发掘,基本可以确定:河泊所遗址所在的河泊所村区域极有可能是古滇国的都邑,而位于河泊所遗址东面的上西河村片区、上蒜一小所在地这一区域极有可能就是汉中央政府所设的益州郡的郡治。
目前,河泊所遗址出土各类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达1900余枚,出土简牍5万多枚,其中有字简牍达5000余枚,简牍的种类很丰富,主要为官方往来文书,司法文书、户版、名籍、书信和典籍,涉及政区建制、职官制度、赋税制度司法制度和民族关系等。
河泊所遗址考古为何备受瞩目?
河泊所遗址既是古滇国都邑,又是益州郡郡治,是汉中央政府在设立益州郡的同时,在古滇国都城的东面所营建的一座新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河泊所遗址群既有滇文化和早于滇文化的遗存,又有古滇国和益州郡设立后的遗存,是研究云南从民族多元、文化多元(青铜文化)到融入一体(郡县制)的典型范例。
河泊所遗址出土的封泥和简牍,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出土的最重要的一批汉代文书资料,在实证《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西汉置益州郡”“领二十四县”等历史史实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央王朝通过推行郡县制,对云南实施了有效行政管辖和治理,最终推动西南边疆融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
河泊所遗址的考古发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自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合自:新华社、晋宁融媒、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云南日报
图片:新华社、晋宁融媒
编辑:郭小榕
审核:罗蓉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