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临沧专栏”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紧那罗之美吧!
1753678469205
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傣族群众传承的紧那罗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起来认识民间艺人岩摆和他的紧那罗舞蹈。
关于紧那罗?
紧那罗舞是流传于傣族民间的一种拟禽舞,起源于印度。关于紧那罗舞的来历是有传说的,在孟定傣族居住地的佛寺里,现在还保存着用巴利文和傣那文写的佛教经典,里面就有关于紧那罗舞的记载。
经书里写到:释迦牟尼还是王子的时候,他有一头红牙的白象。有年,一个叫“蒙”的地方多年不下雨,遭遇严重干旱,当地老百姓便来索借神象去祭雨,释迦牟尼毫不犹豫地借出了神象。为此,国王很是不满,臣民议论纷纷,认为王子将来没有能力,会把自己的国家都送给别人。释迦牟尼王子带着妻子和儿女离开了国家,来到大森林里修行。那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珍稀植物和花卉,四周还有二十多种美丽的鸟儿在歌唱,其中就有人面鸟身的紧那罗。紧那罗是一对神鸟,雄鸟名叫紧那拉,雌鸟名叫紧那丽,两只鸟彼此恩爱,会唱歌、弹奏长笛,还可以用柔软的身体跳舞。因为能歌善舞,紧那罗是天神的歌者和乐工。
人们为了祈福,从紧那罗的舞步里得到启发,发明了紧那罗舞,以前只有在开门节、泼水节、农历春节这些重大节日才有表演,现在只要逢着喜庆的日子,也能看到紧那罗舞表演,紧那罗舞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紧那罗舞表演一般是雌雄共舞,参加演出的是由非遗传承人、耿马歌舞团、民间艺人、非遗学习小组成员等组成的队伍,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可以结合历史传说,对舞蹈有更深刻的了解。
【来源:临沧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