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环球

缅甸学员保山逐梦“寻咖宝” 中缅“咖”香情谊越品越浓

2025年8月7日清晨,保山技师学院咖啡产业学院内飘散着浓郁的咖啡香气,28名来自缅甸各地的青年学员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今天,“2025年华裔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学校举办开班仪式,以咖啡为媒,续写中缅建交75周年的“胞波”新篇章。

咖香为引,共赴合作之约

咖啡,这一全球性的饮品,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在中缅两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中国云南,尤其是保山,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保山小粒咖啡”,享誉国内外。而缅甸,咖啡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如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咖啡消费市场也持续升温,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咖啡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咖啡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此次培训班由云南海联会主办,保山海联会承办,保山市总工会、保山技师学院协办,旨在为缅甸咖啡产业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中缅咖啡产业交流合作。

精心筹备,倾囊相授技艺

保山技师学院校长王洪华先生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培训班课程丰富多样,涵盖咖啡基础理论、咖啡杯测与品鉴、咖啡初加工、咖啡烘焙、咖啡设备与器具认识、咖啡冲煮(研磨)、意式咖啡制作、传统饮品以及特调制作等课程。学校派出知名资深培训教师授课,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示范,还安排学员亲自动手训练。

此外,缅甸学员们还有机会到当地的咖啡企业、庄园、特色咖啡厅实地观摩交流,从技术到运营全方位学习。

保山技师学院咖啡产业学院院长刘萍向《金凤凰报》记者介绍说,从咖啡豆在田间地头的种植,到工厂里精细的加工处理,再到市场上巧妙的产品营销,学院培养的学生将具备适应各个环节工作的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学员逐梦,共绘产业蓝图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缅甸多个地区的28名学员参加,课程约十天,且未来还有陆续开设培训班的计划,让更多缅甸学员有机会学习咖啡技能。据本次带队老师宝翠平介绍,尽管交通状况欠佳、存在诸多不便因素,但此次来保山参加学习的缅甸学员们热情空前高涨,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成功克服了交通方面的重重阻碍,来到保山,只为追寻心中那熠熠生辉的梦想。

来自仰光的洪安強已是第二次到访保山,他对《金凤凰报》记者说:“我这是第二次来保山啦。之前我作为缅甸中华总商会的代表,参加过这边举办的咖啡交流活动。我在仰光开了两家咖啡店。这次来就是想好好深入了解下保山小粒咖啡,像咖啡烘焙、冲泡这些方法我都想学学。”“我还打算把保山小粒咖啡引进到缅甸去,我觉得保山那种有着独特香味,不管是浅度还是中度烘焙,还带着果香和花香的咖啡,在缅甸肯定能有市场。”洪安強信心满满地说。

缅甸果敢地区的赵良仁,因当地气候与保山相近且土地资源丰富,前来学习咖啡种植或制作技术,学成后既可将咖啡豆内销缅甸国内市场,也可返销至保山。南坎华侨佛经学校代表教师杨荣钦对咖啡领域兴趣浓厚,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为未来增添更多选择。

胞波情深,咖香越品越浓

“保山的朋友已经准备好了,期待通过本次培训加强交流互动,让中缅咖啡产业绽放新的光彩,让‘胞波’情谊像咖啡的回甘一样,越品越浓!”开班仪式上主持人的话语情真意切。

此次培训班不仅为缅甸学员提供了学习咖啡技能的平台,也为中缅咖啡产业合作搭建了桥梁。随着培训的深入,学员们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缅甸咖啡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中缅两国在咖啡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交流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缅建交75周年的历史时刻,这股浓郁的咖香正跨越国界,传递着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相信在中缅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咖啡产业将成为两国友好合作的新亮点,“胞波”情谊也将在咖香的萦绕中愈发深厚、历久弥新。(撰稿:缅甸金凤凰报社 长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