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环球

特别报道美丽德宏 | 一周新闻热点

创意短视频+让盈江蓝莓甜爆了

盈江县驻村工作队化身创意达人绘就美丽乡村“甜蜜图景”

【本报讯】在盈江县盏西镇,一场由驻村工作队发起的“甜蜜革命”正火热上演。近两个月,盈江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化身创意达人,以搞笑短视频为“武器”,成功为盏西蓝莓打造“流量名片”,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脑洞大开玩宣传蓝莓凭“笑”出圈“盈江融媒”微信公众号报道,驻村工作队摇身一变成为“内容策划天团”,巧妙结合蓝莓种植特色与鲜活的乡村生活场景,精心拍摄系列采摘蓝莓搞笑短视频。镜头里,驻村第一书记与镇政府年轻干部幽默的镜头语言,引得观众纷纷点赞。果农日常劳作的质朴画面,传递出浓浓的乡村烟火气;而蓝莓酸甜爆汁的特写镜头,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这些充满创意的短视频,在“美丽盈江”公众号、抖音、微信等多个平台发布,并加#盏西蓝莓甜出圈##驻村队的搞笑帮扶日记#等热门话题。幽默诙谐的剧情迅速抓住网友眼球,短短时间内,视频播放量飙升至数万次,盏西蓝莓一举“甜”上热搜。

网友们纷纷留言互动:“被笑死,也被蓝莓馋死”“求链接,迫不及待想尝尝”,盏西蓝莓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知名度大幅提升。

流量变销量甜蜜经济火起来驻村工作队的创意短视频,不仅成功“圈粉”,更实实在在地将流量转化为了销量。

线上,短视频宣传让更多人知晓了本县优质的蓝莓种植产业,广大市民纷纷支持购买,盏西蓝莓甚至在芒市也收获了大批粉丝;线下,精彩的短视频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蓝莓园打卡,带动采摘游与鲜果销售双丰收。据统计,累计助销蓝莓近万斤,“甜蜜经济”持续升温。

务工加销售双管齐下促增收除了拓宽销售渠道,蓝莓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蓝莓管理、采摘、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共吸纳周边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户均年务工收入近1万元人民币。这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更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帮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盈江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以“创意宣传+产业赋能”的创新模式,用“笑声”撬动“甜头”,既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又为乡村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未来,工作队将持续深化“内容营销+产业融合”模式,推动盏西农特产品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绚丽的“甜蜜图景”。

缅甸“留学生”:瑞丽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本报讯】今年是中缅建交75周年,在瑞丽市职业中学,88名缅甸“留学生”(国际学生)正用独特的视角见证两国不断深化的人文交流。

昆明云南网报道,电子商务课堂上,今年21岁的缅甸学生罗本灿正在专注地记录知识点。作为中缅教育交流项目的首批受益者,这位青年用流利的汉语说:“这里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祖辈的华人血脉让罗本灿对中华文化有着天然亲近,但真正踏上中国土地后,那些跃出书本的鲜活体验更令罗本灿震撼:清明节在老师带领下来到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触摸抗战历史;泼水节期间身着传统服装与中缅胞波队共舞,一起感受中缅边境共同的节日;五四青年节见证中国同龄人的热血担当。

“当看到瑞丽企业为缅甸地震灾区募捐,我真正理解了‘胞波’这个词的温度。”罗本灿摩挲着校服上的校徽说道。

在学校食堂的桌子上,来自仰光的苏雪妮用她娟秀的字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位从小酷爱画画的缅甸女孩特意选择了三年制服装专业:“学校毗邻的服装产业园区就像现实版课堂,我希望把缅甸传统织锦技艺与中国‘智造’相结合。”

据瑞丽市职业中学校长介绍,学校与缅甸仰光金光学院等教育机构已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从课程设置到生活保障,从文化体验到实习就业,学校为国际学生构建了立体化培养体系。随着今年36名“留学生”顺利入学,中缅教育合作的“双向奔赴”正为两国友好注入新动能。

致敬无言英雄雕塑家为功勋缉毒犬“极君星”塑像


“极君星”雕塑

【本报讯】近日,由中国著名造型艺术家、联合国首任“环保艺术大师”袁熙坤创作的雕塑作品“忠诚卫士·极君星”捐赠仪式在瑞丽市举行。

德宏融媒图文报道,仪式由省文史研究馆与州禁毒委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艺术的方式向“无言的战友”致敬。仪式上,相关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缉毒功勋犬“极君星”雕塑揭幕,艺术家杨卫民向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赠送了绘画作品《忠诚卫士》,省文史研究馆向瑞丽边境管理大队赠送了馆编图书。

缉毒犬“极君星”在长达8年的缉毒生涯中功勋卓著,协助民警侦破案件1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名,查获毒品80余公斤,被国家移民局评定为首批功勋犬。2024年4月底,“极君星”光荣退役。近日,这位忠诚的“战士”因多脏器衰竭离世,令人扼腕痛惜。

雕塑中的“极君星”端坐如钟,双耳竖立,仿佛仍在高度警觉地守护着边疆。曾与“极君星”并肩作战的民警李堃深情回忆说,“在一次山林搜捕行动中,正是‘极君星’一丝不苟地发现了线索,帮助民警起获了大批毒品。

看着雕像,我们要铭记这些默默奉献的生命,以更昂扬斗志守护边境安全。”袁熙坤表示:“希望能以艺术创作来展现警犬的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的故事。”

返乡青年开山咖香飘景颇山寨


正在加工咖啡的赵艳笗。

【本报讯】在芒市西山乡的景颇山寨,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吸引着乡亲们。一名“00后”返乡创业的青年——赵艳笗,敏锐抓住“村咖”“山咖”兴起的机遇,在家乡开起了一家名为“山咖里”的咖啡馆。它不仅为大山带来了时尚气息,也为乡亲们提供了家门口休闲的新选择。

《德宏团结报》图文报道,“山咖里”不仅仅是一家咖啡店,更承载着赵艳笗的创业梦想。“选择返乡创业,一方面是想照顾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也希望乡亲们不用再开车20多公里去临近的集镇购买咖啡,在农忙之余,能在家门口静静享受一杯香醇的咖啡,洗去疲惫。”她说。

为此,赵艳笗专门学习了3个月的咖啡制作技艺,投入3万元(人民币,下同)积蓄,将“山咖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小店开业后人气火爆,短短3天收入就突破千元。

咖啡馆里,温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在店里提起咖啡就笑得合不拢嘴:“早些年等着大侄子带速溶咖啡解馋,一包不够苦就放两包。现在可享福了,咖啡店开到了家门口,每天都能喝到现磨的,真香!”一旁的赵叔品着咖啡感慨:“好喝!日子过好了,再苦的咖啡也能尝出甜滋味。”

这杯小小的“山咖”,不仅为乡亲们带来新体验,更为西山乡的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亮色,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新图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