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热点

缅甸广东工商总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 彰显华人社团责任担当


【缅甸金凤凰讯】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地区遭遇7.9级强震,震波如一头狂暴的巨兽席卷了这片土地。高楼大厦在顷刻间崩塌,道路裂开巨大的缝隙,无数家庭在灾难中支离破碎。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缅甸广东工商总会在徐丛苍会长的带领下挺身而出,以大爱与同胞共克时艰,书写了一曲跨越“震痛”的人间赞歌。

灾情初现:争分夺秒的先锋行动

震后不到24小时,当大多数人还在震惊与恐惧中徘徊时,缅甸广东工商总会荣誉会长魏子峰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与行动力。他深知,在灾难面前,每一秒都关乎着生命的存亡,灾民们正翘首以盼着援助的到来。于是,他即刻动员皇冠公司(CROWN)所有送货货车及三十余位员工,满载着大米、食用油、饮用水、鸡蛋、干粮及太阳能灯等,第一时间启程,向着灾区疾驰而去。而这只是皇冠公司赈灾的起始,在随后的日子里,企业先后投入了十几亿缅元用于地震灾区的物资采购,相关机构的捐赠,以及向政府部门捐款等。对于“为何如此急迫出发奔赴灾区第一线”的追问,魏子峰说:“灾民们等不及,必须争分夺秒,我们就是去打先锋的!”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与急切,仿佛向所有人宣告,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

与此同时,缅甸广东工商总会的干部们也在徐丛苍的召集下紧急召开会议,与曼德勒广东同乡会、曼德勒潮州会馆实时联动,搭建起了一个及时且高效的救援联络网络。大家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着灾区的最新情况,协调着各方资源,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准确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生死救援:桑梓同乡的铁骨柔情

另一方面,在得知灾情后曼德勒广东同乡会会长李勤、秘书长李成康心急如焚,紧急从仰光赶返曼德勒,联合曼德勒广东同乡会副会长、曼德勒潮州同乡会会长李奇威及所有干部们分工合作,组成多路救援队伍。他们深知,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

其中一路会员前往曼德勒云南会馆救灾指挥中心,那里汇聚了来自曼德勒云南,广东,福建,多省同乡们的社团力量,凭借着丰富的组织经验,协助指挥中心汇总灾情信息,协调各方救援力量,有序地将救援物资分发到每一个受灾群众手中。曼德勒酷热的天气并未阻止他们的行动,即便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另一路会员则按照乡亲的登记信息,逐户登门了解受灾情况。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废墟之间,仔细询问着每一户人家的状况。对于遇难者,他们协助料理后事,给予家属安慰与支持;对于伤员,他们第一时间联系车辆,护送他们就医,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道路被毁、余震不断,但他们从未退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经过青年干部深入灾区走访核查后,汇总出一组关键数据:超60户乡亲房屋完全倒塌,百余户房屋严重受损。根据这一情况,缅甸广东工商总会赈灾团队紧急商议,决定优先针对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害的家庭启动援助,集中调配有限资金,确保资源精准投入最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团队经多方了解获悉,灾后二、三天内,各地社团、企业及个人已自发向灾区输送大量食品、饮用水、药品等生活物资,此时受灾群众的基本生存物资需求已得到缓解。鉴于上述情况,缅甸广东工商总会经讨论后决定,暂时避免在救灾前期挤占紧张的救援通路,转而进一步调查和细化灾民的需求清单,待掌握更精准的灾情数据后再实施救援。最终,总会定于5月初组织大部队前往曼德勒进行赈灾慰问。

重建承诺:千钧重诺中落地生根

5月4日,由缅甸广东工商总会的17名成员组成的慰问团从仰光启程,他们分别是:常务副会长陈修桐、郭荣胤、冯德成、谢永发、陈初彪、曾伟立;监事曹伟文、曹伯羡;青年组长徐鸿声;秘书处林明福、伍丽秋;以及青年干部陈威彪、梅康荣、蓝志荣、徐君琪、吴晋发、蓝志雄。他们带着会馆全体会员的深情厚谊,踏上了这场慰问之旅。经过两天一夜的行程,5月5日上午9时,团队抵达赈灾慰问的第一站——实皆山。

当团队抵达实皆山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痛不已。僧侣学院现场一片狼藉,比丘庙更是令人痛心,这里花费七年时间,慢慢筹集资金建成的三层建筑在地震中轰然倒塌,变成一片空地废墟。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僧侣学院收留了附近村镇的数百名穷苦孩子,这些孩子原本在这里接受着基础教育,与政府联考挂钩,将来一样可以考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这场地震却将他们的梦想无情地击碎。

慰问团成员们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们现场自筹了286万缅元,将这些钱分给了两所院庙,用于目前的生活所需物品采购。同时,他们还承诺后续会资助学院重建事宜,根据二期捐款实际情况再推进。

随后,慰问团来到了曼德勒大医院。在医院里,他们与院长等高层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经过一番讨论,双方最终达成初步共识,由缅甸广东工商总会出资援建一座通往医院二楼的病患输送斜桥,以有效解决病患在楼层间转运不便的问题。

次日上午9时,团队再次抵达曼德勒大医院,对筑桥图纸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工程师们反复沟通,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经过充分评估与讨论,慰问团当机立断,决定即刻启动斜桥建设工程。初步预算工程费用为6500万缅元,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后期或需追加部分费用。

随后,慰问团与建筑方正式签订了建设合同,并当场将6500万缅币的工程启动资金捐赠给医院。在建筑期间,缅甸广东工商总会专门安排青年干部不定期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监督,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完成。目前,最新消息显示,斜桥建设工程已正式启动。这座承载着关爱与责任的斜桥建成后,将极大改善病患的输送条件,为医院的医疗救援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成为连接生命与希望的坚实纽带。

慰问之旅:地震灾区的生命之光

在抵达曼德勒的首日(5月5日)午间,慰问团一行前往曼德勒广东同乡会会所与灾区乡亲们会面,与李勤、李奇威两位会长与30域余名同乡桑梓们话叙慰问。慰问团成员和李勤会长握手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他手掌在微微颤抖。那一刻,大家都懂,这是灾难当前,亲人久别重逢、又一同面对苦难时抑制不住的激动。

通过座谈,慰问团了解到,曼德勒广东同乡会会所在建还未完工,且严格检验工程质量,因此十分幸运地未受太大的震灾影响。其间,李奇威会长也着重介绍了地震至今的各种情况。

实际上,他本人亦是重度受灾户,家中未能幸免于难,支柱歪斜、墙体开裂,房子摇摇欲坠,他只能先寄住在亲戚家。然而,他心中牵挂的是灾区的乡亲们,仍亲自坚守在一线,与李勤会长召集大家分工合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虽然遭灾严重,李奇威一度陷入沉默,但是在李勤会长从仰光赶回曼德勒后,二位会长立马召集大伙分工合作。该协助处理死亡者的,他们第一时间行动;伤痛就医的,他们即刻超时忙碌。李勤会长也自掏腰包购置了一批受灾群众急需的物品,分发给有需要的人,随后便转身投入到缅甸华人共同组建的救灾点,继续忙碌于救灾事务。

在详细介绍协会基本情况后,李奇威会长还报告了青年干部们实地走访考察的最新灾情数据。据统计,此次地震灾害致使当地乡亲房屋严重损坏甚至完全倒塌的数量多达60余间,另有100多家房屋出现中度受损情况。他深有感触地感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毫无差别地侵袭,让众多乡亲遭受重创。

奔波一周后,食物、水等生活物资已基本饱和,但大多数人对余震心存恐惧,都纷纷到皇宫边、公园里宽阔的地方露天搭篷过夜。其间,灾民还遭遇了大暴雨,那种在风雨中瑟瑟发抖、无家可归的感受,不在当下,绝对没法体会。

对此,协会正紧急商讨针对受灾家庭的援助方案。尽管首批已收到来自各地的捐款共计1亿多缅元,其中包括李勤会长率先慷慨解囊捐出的3000万缅币也已迅速投入使用,但面对庞大的受灾群体和后续重建需求,资金缺口依然巨大。为此,协会正全力以赴,积极拓展筹款渠道,想方设法筹集更多资金,以确保援助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

于是,慰问团当场一致决定,即刻捐赠1亿5000万缅币专项资金,用于紧急救助与妥善安置受灾乡亲,以缓解其燃眉之急。待后续第二批善款筹集到位后,再根据实际需求,有序推进其他援助项目。同时,慰问团还决定分别向曼德勒广东观音古庙、潮州同乡会以及各省籍兴善寺各捐赠1000万缅元。

会上,李勤会长缓缓起身,动情地发言:“首先,我要衷心感谢仰光亲人们的深情厚谊。你们跨越千山万水,送来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在此,我再次向广东工商总会的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说到动情处,他数度哽咽,只有身在灾区,才能体会到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现场,即便并非亲身经历者,慰问团的成员们也被那深深的苦痛重重撞击,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在场的每一位都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在随后的时间里,慰问团先后走访了潮州同乡会、广东观音庙、刀城观音寺等受灾地区。团员们仔细询问着每一个地方的情况,记录下乡亲们的需求,为后续的援助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5月6日,慰问团抵达多省同乡会兴善寺。该寺建成至今约30余年,由曼德勒多省同乡会负责管理。经现场查看,寺庙大殿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其旁一排用于日常开会、休息的二层楼房,因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楼,亟待拆除重建。在理事长、秘书长详细介绍会馆相关情况后,双方一致认为重建事宜需深入研究,特别是资金筹集等关键问题,预计将耗时一段时间。鉴于此,缅甸广东工商总会慰问团现场捐赠1000万缅元,专项用于寺庙的初步修缮以及后续重建筹备工作。

中午时分,慰问团继续行程,前往彬马那观音寺。抵达现场后发现,原寺庙仅剩一片废墟,已完全倒塌。据悉,该寺庙三十多年前曾进行重建,承载着当地乡亲们的深厚信仰与美好希望,如今却毁于一旦,令人痛心。面对这片废墟,慰问团成员们深感惋惜。经了解,当地负责乡亲表示,目前水泥、钢筋价格高昂,且人工短缺,重建工作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为助力寺庙重建,慰问团决定先行捐赠1000万缅元,并承诺后续将根据实际需要,继续筹集款项,为寺庙重建贡献力量。

5月7日,慰问团抵内比都大医院。医院主体建筑无大碍,临时就医点单层建筑无法使用。经了解,医院伙食房压力大,要供应超2000人(含多部门人员)三餐,致大米供应紧张,高温下菜肉储存冷柜也不足。慰问团遂捐1000万缅元用于购买冷柜和大米,以缓解伙食房压力,让医患吃上热乎新鲜饭菜。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缅甸广东工商总会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为,不仅为受灾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为其他华人社团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行动让我们坚信,只要华人社团携手共进、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展望未来,期待更多华人社团能以缅甸广东工商总会为标杆,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助力缅甸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让爱与希望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分享到: